體驗區

免費試讀請先加入會員並下載瀏覽軟體

詳目顯示
        閱讀
篇名 從結構-行動觀點談校長專業發展
作者 陳幸仁
中文摘要 近年來,全球化的教育改革風潮正襲捲著,台灣也免不了受到波及。這波教改風潮的特色,訴求教育體制的去集中化(decentralization)、市場化(marketization)和講求績效(accountability)(van Zanten,2002)。去集中化就是將國家控制的合法性逐漸淡化,使得在地學校能擁有更多的自主決定權。反映在政策上就是學校本位經營,其強調學校內外部相關成員,皆有一定的權利與責任推動校務工作,視成員關係是一種夥伴關係,並且強調學校內部的人事、財政與課程有一定自主決定的權限。另外,教師法允許各校設立教師會,其目的在授權(empower)教師們與行政集團有對話協商的機制建立,提高教師集團參與行政事務的能見度,使得溝通管道在雙方之間成為常態。市場化反映在家長選擇學校的權力受到重視,以往學校入學侷限於學區的框架內,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思維下,家長仍有辦法將子女的戶籍遷到想入學的學區內,達到學校選擇的目的。在全台各地的知名私立中學,尤其是中南部這股風氣相當興盛,再因升學主義不受課程改革而減緩,反而有有增無減的趨勢,使家長願意花大把的學費送子女到私校就讀。講求績效指的是近幾年校長遴選的實施,原因是校長每四年任期屆滿前夕,就得受到二階段的考評,前一階段在校內(專指欲續任者)的遴選過程,第二階段便提昇到地方縣市政府層級的遴選考核。重點是校長能否提交出他/她的辦學績效與治校理念,足以擔/續任該校領導者。
頁次 027-033
卷期 129
日期 200501
刊名 教育研究月刊
出版單位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